Thursday, March 20, 2014

三色冰 & 漫談三色冰


小姨子瑩欣轉寄來在網上流傳的兩篇文章,言之有物,特貼在此予大家共賞:
廿多年越南為“Ba Tàu”知其所指讀畢本哈!原來如此


三色冰原作文摘:

我在越南一個中國傳统文化的家庭裡哇娃落地。曾在英國接受教育,卻後來定居美國。。。我都是半桶水的。

我從不為我是誰?此類問題所憂,倒是比較在乎我到底是什麽?
我常想我們從没刻意去學會另一種語言,投入另一種文化,或者移居他鄉。
我們之所以學習並接受他種語言,文化,落腳他人土地,只能怪罪於政治與社會因素把我們置之此地。
然而。。。逆境中,我們卻游刃有餘。
唸高中時,我常為自已雙種文化,雙種語言的身份而氣憤。很多時候,就連想讓老師了解我的意思都無法表達清楚,更别説能解释我到底是誰?此類問题太莫測高深了吧!
解放後,我離開華人校園,一心想與土生土長的越南人打成一片,可是儘管我如何投入去當扮演一個真正越南人的角色。越南人還是把我視為“Ba Tàu”

1979,我抵達香港,那裡的人自始至終都没把我當中國人看。

在英國求學時,結織了一位來自台湾的朋友,有一次參加一個海外台湾團體的雙十國慶,我暢懐高歌三民主義國歌,那位台湾朋友十分驚奇,我怎麽也會唱呢?!

幾年前,走了一趟福州,手裏拿著地圖,我給計程車司機描述要去的地方。

他狐疑:“你出去多久了?

我有點兒莫名去那裡?

他轉過頭來你不是中國人嗎?

我立刻表態我是越南華僑!

其實反過來想。。那也的確是我們的優勢。想當那裡人就説那裡人,何况都是千真萬確的。假如當時露出馬腳讓他知道我是來自美國,或許能享有不同的待遇(花更多錢哈!哈!)

我一直都告訴孩子,我是三色冰,不但樂在其中更為此而深感驕傲。我盼望孩子也是三色冰,但比我這個三色冰更能青出於藍。没有任何情况可以改變我們的處境,那為何不欣然接受每一個賦予我們的籍貫,昴首闊步,堅持邁向前方,然後再傳送下一代,我能把四種語言掌控自如,孩子們必須學會五種。這一點想必您也同意我的看法吧。。。



漫談 <三色冰>
  近日在網上看了一集名為三色冰(Chè Ba Màu的幻燈片,描述一位美籍越南華人在不同時空的生活體驗及心聲。這三色冰指的是 CVA - Chinese Vietnamese American,是一個自越戰結束後在美國逐漸形成的新族群,他們是來自越南的華人,每人都至少接受過中、越、美三種文化的熏陶,有如在冰室中常能吃到的三色冰一般,三股文化融為一體,自有一番韻味。

其實類次的三色冰正存在於許多西方國家裡,在澳洲的幾個大城市裡都有為數不少的 CVA - Chinese Vietnamese Australian,身為這一族群的一員,在此我也想抒發一下自己的一些見解和體驗。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中、越歷史,看華人是在什么時候,在何種情況之下在歷史的長河中移居到越南的:

1.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征服了南方分布在現今兩廣、福建及越南北部的百越眾多部族,接著把華夏人民大量遷移到南方,並加以管轄。

2. 秦朝末年時,天下大亂,派駐南方的趙佗(Triệu Đà)擁兵自重,自立為南越國武帝,定都於今之廣州。到了漢朝時,漢武帝滅了南越國,再次納入版圖,並把今之越南北部分為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加以管轄,一直延續到一千多年後,唐朝以後的五代十國末期的南漢。

3. 公元939年,派駐交趾郡的吳權(Ngô Quyền脫離南漢獨立,建立吳朝Nhà Ngô)。接着當地許多部落(京族人)也各自為政。968年,丁部領(Đinh Bộ Lĩnh)統一各部,建立丁朝(Nhà  Đinh),國號大瞿越(Đại Cồ Việt),定都花閭(Hoa Lư),接受宋太祖的册封为交趾郡王(Giao Chỉ Quận Vương),成為宋朝的一個藩屬國。丁朝之後又經歷了前黎朝(Nhà Tiền Lê)、李朝(Nhà Lý)、陳朝(Nhà Trần),逐漸向南方擴張領地。【京族人是百越民族中受漢族影響頗深,但卻沒被漢族同化的其中一支。】

 4.陳朝曾三次擊退元朝蒙古軍的入侵。公元1407年時,明成祖再次占領越南,在昇龍(Thăng Long,今之河內)設立交趾佈政使,再次加以直接統治。到了1428年,黎利把明軍擊退,建立後黎朝(Nhà Hậu Lê),重新成為明朝的藩屬國。

 5.明朝末年,不愿臣服於異族(滿清人)統治的部分明朝軍民移居越南,成為後來的鄉人Người Minh Hương)。由于年代久遠,許多都被同化掉了,沒被同化的明代華人至今還擁有用以守望相助及聯絡情誼的明鄉會館。

 6.越南在後黎朝之後又經歷了南北朝、西山朝、阮朝。1802年建立阮朝的阮福映獲中國清朝嘉慶皇帝冊封為越南國王,把國號由安南(An Nam)改為越南(Việt Nam)。【百越之南】

 7.1859年,法國開始入侵越南,逐步蠶食,並於1883年發動中法戰爭,其後並把越南分割成三部分(北為東京,即北圻,首府是河內;中為安南,即中圻,首府是順化;南為交趾支那,即南圻,首府是西貢),納入其中南半島殖民地中加以統治。

8.清朝晚期,在鴉片戰爭之後,由于戰爭和饑荒,許多人又由兩廣和福建移居越南,成為後來的鄉人。【法國人統治越南時,用分而治之的方法把越南人分為北圻人,中圻人,和南圻人;把華人分成明鄉人和清鄉人,各有不同的待遇。】

 9.民國對日抗戰和國共內戰期間,戰爭和饑荒的理由又促使許多人逃到越南尋找新生活。

 越南的語言和文字:
 越南號稱有四千多年文化,有自己的語言--越語,但早年沒有自己的文字,直到秦、漢時期,成為中國的屬地以後才以漢文為官方文字,稱為Chữ Nho(儒文),以一種近似于漢語方言的漢越音(Tiếng Hán Việt)來發音,一直沿用到1918年。大約在公元10世紀時,某些文人開始結合兩個儒字,一個表音,一個表意,創造了用越語發音的Chữ Nom(喃文),對于連儒文都不通的普羅大眾來說,喃文太難學了,只有少數精通儒學的人在使用,自13世紀開始,不少的詩詞、文獻都以喃文保留了下來。到了17世紀時,法國傳教士為了傳教之便,用拉丁字母配合越語發音,創造出一套新的拼音文字,逐漸流傳,成為今日的越南的正式文字Chữ Quốc Ngữ(國語文),簡稱Chữ Việt(越文)。

越南華人和中、越文化
 生活在越南的華人,不管是先來或後到,都在默默地傳承著中華文化,都自稱是唐人,不管嘴裡說的是哪一種方言,都稱之為唐話。有趣的是,來自不同方言區的老一輩的人,因為聽不懂對方的方言,都說對方不唐話。許多商會,同鄉會,宗親會使大家能守望相助,有能力的人更不時捐款,用以興建學校、醫院等。

由于邦交關係的存在,早期許多旅越華人都擁有華僑登記證或中華民國護照。1956年時,越南的吳庭琰(Ngô Đình Diệm)政府下令要所有居越華人歸化為越南公民,不愿歸化的將失去所有主要行業的就業權益,也就是無法謀生。從此絕大多數的華人都由華僑變成了華裔越南人。

在越南,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許多華校,有小規模的私塾、大規模的私校和華人公立學校。窮苦人家的孩子可能只唸完中文小學就改唸免費的政府公立越文中學,經濟能力較好的就升中文初中,然後中文高中或改唸英文或法文私立中學。

中文的課程是六三三制,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越文的課程是依照法國的五四二一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先唸兩年,全國會考及格後(獲第一級秀才文憑)再唸一年,再通過會考後(獲第二級秀才文憑)才能選科考入大學。大學畢業的學士學位稱為舉人(Cử Nhân),博士學位稱為進士(Tiến Sĩ)。

在法國統治時期和越戰初期,唸完越文小學必須通過全國小學會考及格才能進入越文初中;唸完越文初中又必須通過全國初中會考及格才能進入越文高中。會考是很難過關的。中文學校的學生,一直到六十年代中期,通常都不參加這一類會考。

華文學校是以中、越雙語來學中、越兩個課程;初中時加每周六節英語課;高中時再加三節法語課。越文學校是半日制,分上、下午班,中文學校是全日制,同時上兩種課程,功課很多。所以唸華校出來的,總的來說都不可能是半桶水,其實是兼容中、越兩國文化的兩桶水,也就是上面所三色冰裡的兩色冰

中文高中畢業後有兩種升學管道:
1. 家境特別富裕的可以選擇參加臺灣的海外大專聯考,考到理想的學科後再通過特別的管道,以僑生身份到臺灣留學。

2. 馀的就參加越文全國高中會考,通過的話就進越文私立高中再唸一年,再通過另一會考後,就可進入越文大學就讀(有的科系要考入學試,有的免考),或申請到任何國外的大學去留學。

許多中文學校的畢業生都喜歡投身文化薪傳行列,到各地的中文學校去歷練一番,通常是初中畢業的去教小學,高中畢業的就去教初中或小學。

 1975年四月越戰結束之前,南方的越南共和國,據說約有三百萬華人。光是首都西貢(Saigon)就有廣肇、穗城(越秀)、義安(同德)、福建(福德)等華人公立中學,博愛、知用、自由太平洋(耀漢)、鳴遠、英德、啟智、遠東、振中、志誠等華人私立中學,此外還有數不勝數的華人公、私立小學。只要唸完小學,他們的華語程度都比此間任何華校的學子好上不知多少倍。

 現在先來看看這些兩色冰究竟是在講哪些中華語言?

 絕大多數的華校都採用國語(普通話)和越語教學,但僑社中約定俗成的通用語是粵語中的廣州話,而大家的祖籍又來自不同的方言區,各自保留著自己認定的唐話,再加上各自家庭環境和成長過程的不同,許多人都能講下列至少一兩種或多種方言:廣州話、臺山話、潮州話、客家話、閩南話、福州話、海南話、上海話等。


 三色冰是怎樣形成的?

1975430日,因為美軍在不久前撤出越南戰場,南越軍軍心癱瘓,南越臨危受命的楊文明總統在北越共軍兵臨城下之前夕宣佈無條件投降。業已進行許久的美國駐越各機構的大撤退也跟著畫上了句點,隨著撤退的許多越方人員中也有不少上述的兩色冰。在此後的四、五年間,一批又一批的兩色冰船民,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投奔怒海,有的不幸葬身魚腹,有的成功抵達彼岸,獲西方國家收容,慢慢重整家園。他們在新的樂土又接受當地文化的熏陶,學習定居國的語言,那可能是英語、法語、德語、荷蘭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日語、丹麥語、瑞典語、或挪威語,與原來的兩色冰融合成顏色各異的三色冰。部分三色冰在定居若干年後,可能因為婚姻、工作或家庭團聚等理由,又移民到說不同語言的國度去,或因興趣、或機緣巧合又學了更多的語言,那就可能成四色冰五色冰多色冰


三色冰的五味雜陳的體驗:

 1. 在越南:當我們還住在當地及擁有越南國籍的時候,在華人圈子裡,到處都是聽、講各種方言的機會,對語言有興趣的人可以盡情的去磨練,一旦離開這圈子,不管我們怎么融入,總被稱為“Ba Tàu”,意指坐船來的老三(他們是老二,老大是誰呢?),低人一等。當我們拿著外國護照回去觀光的時候,因為皮膚比較白,被看出是從外面回來的,被稱為“Việt Kiều”(越僑),但只要曬個兩三天後,就差不多是個地道的當地人了,消費也比普通遊客便宜了。到了一些旅遊景點,有時更可以把當地導遊對某個漢字的錯誤翻譯加以更正及說明,引來眾人羨慕的眼光。

2. 在中國大陸或臺灣:去觀光旅遊的時候,因為語言相通,所以總有回家看看的感覺。在臺灣的話,因為我們不講臺灣腔的國語,很容易被認出是外地來的,接下來的問話是從哪個僑居地來的華人?僑社如何等等;在大陸的話,到北方旅遊時常會被問是否從廣東來的?到南方時通常會被問出去多久了?被當作是到外國留學後回國發展的海歸來問。假如告訴他們說是世居海外的華人,那肯定會被問會看或寫中文嗎?其實據我多年來的觀察與接觸,許多70後,也就是1970年代出生的、或更年輕的、從來都沒學過繁體字的國內菁英份子,在面對華夏文明所遺留下來的、用繁體字書寫的碑文、書籍,閱讀時都普遍性的捉襟見肘,沒有我們那么順暢。只學簡體字,忽略繁體字的結果,日後的中國,將會步越南及韓國的後塵,要經過繁複的翻譯工程,才能傳承千百年來先人所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3. 在澳洲或其他定居國: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度,大家一視同仁,平時如因病入醫院,或因事到政府部門,如果需要的話,都獲免費提供通譯員,華語、粵語、越語或任何其他語言任選。對于華人的下一代來說,雖然這裡也有許多華校,但只是周末上幾個鐘頭,然後又要忙著上補習班,準備考入菁英中學,名牌私立中學,接著是高中會考,中文對他們來說,只是可有可無。大學畢業後,生活水平都比在戰亂中成長的長輩們好得多,但他們所學到的中文,只是皮毛而已,相信在其他定居國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所以三色冰的後代們都將褪色,變成兩色或一色半,也許應該把他們改稱為冰凍色酒,嘗起來風味不同,富含西方色彩,顏色也沒那么多,又或者稱為雞尾酒可能更為貼切些。假如繼續褪色的話,那不久的將來,就無可避免的要成為外黃內白的香蕉了。不知同為三色冰的朋友們可有同感?


有關“ Ba Tàu”一詞:

 北方的越南是於1945脫離法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成立共產制度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南方的越南則於1954年成立西方民主制的越南共和國。到了1975430日之後,才統一成今日的越南民主共和國。

在法屬時期,南方人把社會上有權勢,有錢財,或令人害怕的人排列為:

 1. Quan Tây(西人官僚):指當時的法國殖民統治階級。

 2. Thầy Hai(二老爺):輔佐法國官僚的越南人, 他們通曉法、越語言,例如通譯官、買辦之輩,接觸面廣, 作為統治階級與庶民間的橋梁,所以權高位重。

3. Chú Ba Tàu(船三叔):從中國乘船來的華人老板們,他們掌控了當地經濟命脈,並雇用了成千上萬的當地人,是普羅大眾的衣食父母。

4. Anh Tư Dao Búa(刀斧四哥):雄霸一方的惡勢力。

5. Em Năm Đá Cá Lăn Dưa(踢魚滾瓜五弟):危害鄉里的小混混。

6. Anh Sáu Mã Tà(警察六哥):他們是非法擺賣的流動攤販們的克星。【馬來人稱警察為Mata,潮州話也引用了這外來語。】

7. Anh Bảy Chà(阿差七哥):印度僑民,富有的一群通常開當鋪或放高利貸,他們對到期交不出贖金或利息的人從不手軟;較為窮的一群則當高官或銀行、大公司等的保鏢、守衛之類,門神般的長相,令人望而生畏。

無權無勢,受剝削階層:

8. Anh, Chị Tam(八哥、八姐):人力車夫、苦力、挑夫、女傭等貧苦大眾,相信也包括幹同樣職業的華人和印度人。

9. Chị Chín Bình Khang(平康九姐):靠出賣肉體謀生的妓女們。【唐代京城長安的丹鳳街平康坊,又稱平康里,是妓女聚居之地。】

 因為這是對四種民族的不同階層所做的分類,後來慢慢簡化並演變成 “Nhất Tây, Nhì Việt, Ba Tàu, Bảy Chà”(一西,二越,三船,七阿差),在南越南大家庭中,代表西人的法國人被尊稱為老大,越南人自稱老二,稱華人為老三,印度人為老七,在越南人的家庭中,平輩中年紀最大的也只是老二,沒有老大的稱號。如Anh Hai(二哥)是大哥,Chị Hai(二姐)是大姐。看到華人就叫Chú Ba(三叔)或Anh Ba(三哥)。

 近代由中國移民到南越南的人通常都是乘坐當時稱為大眼雞的木船去的,的越文是“Tàu”,所以華人就被稱為“Người Tàu”(船人)。但到北越去的只要越過陸路邊界就行,並不需乘船,所以也有人認為,“Tàu”指的不是而是豆腐Tàu Hủ)的,意指喜歡吃豆腐的民族。不管是坐船來的人,或是喜歡吃豆腐的人,那只是對一個新加入的族群的識別。至于“Chú Ba Tàu”(船三叔或豆三叔),好像是一種尊稱,然後“ Ba Tàu”好像是對華人的旣接納又區別。但是當法國人離開了,越南獨立了,由于民族主義的抬頭,與及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的領土紛爭問題,“ Ba Tàu”一詞已逐漸變成對華人及所有中國人的蔑稱。

2 comments:

  1. 原文 (三色冰) 十分勵志,寫 (漫談三色冰) 的作者更是深入詳盡,值得喝彩。

    ReplyDelete
  2. A romanization of Vietnamese was codified in the 17th century by the French Jesuit missionary Alexandre de Rhodes (1591–1660), based on works of earlier Portuguese missionaries Gaspar do Amaral and António Barbosa. This Vietnamese alphabet (quốc ngữ or "national script", literally "national language") wa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its initial domain in Christian writing to become more popular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However, the Romanized script did not come to predominate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hen education became widespread and a simpler writing system was found more expedient for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general population. Under French colonial rule, French superseded Chinese in administration. Vietnamese written with the alphabet became required for all public documents in 1910 by issue of a decree by the French Résident Supérieur of the protectorate of Tonkin. By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virtually all writing was done in quốc ngữ, which became the official script on independence. Chữ nho was still in use on early North Vietnamese and late French Indochinese banknotes issued after World War II[26] but fell out of official use shortly thereafter. Only a few scholars and some extremely elderly people are able to read chữ nôm today. In China, members of the Jing minority still write in Chữ Nôm.

    Detail go to
    http://en.wikipedia.org/wiki/Vietnamese_language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