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8

覺醒


我一覺醒來,扭開水龍頭梳洗,自然地想起全球瀕臨缺乏食水,和非州貧瘠乾裂的耕地攀山越嶺扛淨水的貧童

我步出前院,把垃圾放進三個塑膠製的垃圾分類回收桶,聯想到浮滿塑膠廢料的印度洋環流、和窒息的海龜

我坐進以省油聞名的本田,標板顯示我每駛百公里還是要燃耗六公升的汽油,染污了大氣層,加速了全球暖化。

我把車子駛離車道,意識到即使我不在家,但屋内的空調、冰廂、防盗、伺服器。。。即使已調至最低輸出,還是無情地消耗着能源。

我還未開始一天的工作,就已摧毀了大自然的一截。

我驟然醒覺:
生活在這個文明世界,要想真正拯救可愛的地球,只有一個徹底的方法:

就是殺了我自己!😂😣


Wednesday, August 1, 2018

浮世

「離了水的魚活不了,沒了魚的水卻更清澈。」

「別總以為自己對某人而言很重要,其實在某人心裡,你很可能是微不足道。」

最近看了上述的句子,猶如當頭棒喝,原來生長在東方文化的陰影下,很多人的一生都將優先次序攪錯了。

很多夫妻自己節衣縮食,辛勤把子女養育成材、成家立室,老來還要提供免費托兒服務,否則想見兒孫一面也難,若早早分了老本家當,更是被棄如敝屣,終日相對呆坐,濛眼望朦眼,不知人生為何?

同是踏浪而來的朋友當年為了年邁雙親及弟妹,每日打兩份勞工,好不容易接來整家人,又挨了幾年把弟妹們都安頓好,過了幾年,依然獨身的他卻在無人過問的病房裡靜靜地走了,家人居然還說:鬼咩,佢都唔識照顧自己嘅!

•• 走了一大段旅程,浮世見過不知凡幾,鏡花水月,豈能不嗟嘆?


Thursday, June 14, 2018

執子之手

秀髮如雲的小女孩頻頻追問:「描述你對我的愛。」
男孩心內嘀咕:「愛就是愛,還要怎麼描述?」



時光荏苒,白髮蒼蒼的他執著她不再柔潤的手,終於說出:
「愛是十多載的驚濤拍岸,和一輩子的細水長流。」


Tuesday, May 29, 2018

沉默

我遊杭州西湖時自稱在北大畢業的導遊指著遠處說:
「各位,錢塘江畔那邊就是六和塔,亦即是歷史上乾隆皇秘會紅花會陳家洛的地方。。。」
我犯不著斷人米路,沒有揭穿那只是查大俠在「書劍恩仇錄」裡杜撰的小說情節,所以這位仁兄還可以繼續:
「其實乾隆皇並不是滿清人。。。」

我曾經有位香港來的年輕同事,對古羅馬、埃及的歷史遠比對中史熟悉,她對中史的評語我多年後還記得:
「個個皇帝都係昏君,荒淫無道,千篇一律,讀到悶晒。」

我有一襟弟畢業於港大,是我認識的唯一能將諸葛亮的「出師表」倒背如流的人。

我有次在軟件商舉辦的用家會議上認識一群台灣來的年輕人,令我訝異的是,他們對中國整體的不認同程度之高,原來皆源於政府遷台初期時犯下的流血擾民事件。

我小時頑皮,老爹為了就近監管,沒有讓我上幼稚園而將我送進一個老學究在隔鄰辦的私塾,冇寫錯,係私塾。後來我小學畢業時這位啟蒙老師送給我一部線裝版的三國演義。中學時代的一位漢文老師陳寶尊老先生,則是前清稟生,他接收學生試卷的先決要求是字跡工整,內容其次。
所以曾經有一段時期,中國在我想象中是一個充斥著詩書禮樂的烏托邦。

事實上,中國就像是一個五千多歲的老人家,年年月月的守望著分散在五湖四海開枝散葉的孩子,有些默默耕耘,有些任人魚肉,有些骨肉相殘。。。但無論您厭惡她也好,您歌頌她也好,您唾棄她也好,當您落葉歸根的時候,她清楚知道,您還是會記起她這麼一個沉默的老人。






註一:文裡說的中國,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更不是一個政黨,而是五千多年的華夏文化。

註二:小學畢業後的暑假,我一口氣看完整部三國演義,那時在我的抽象世界裡,中國就是劉關張與桃園結義。隨着年歲,中國的印象不停的轉變,從蘇軾李白、干將莫邪、甲午、六君子、雙十、徐志摩到七七、九一八,在我這個當時生長在海外的青少年的腦海裡,中國始終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樓。 至於為何這篇文會配搭如斯美女?因為今天想起中國,老朽腦海中,就只剩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了!😊